中国首列虚拟轨道列车亮相:车长31米 载客307人
“这是为智能轨道快运系统量身打造的世界首列虚拟轨道列车。它虽然是马路上的巨无霸,却是个灵活的‘胖子’。”6月2日的湖南株洲,中车株洲所总工程师、智轨列车项目组组长冯江华在一辆长度超31米的绿色“胶轮”列车前说。
智能轨道快运系统(ART),由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首创。这是一种采用虚拟轨迹跟随、高效电传动技术的轨道交通运输系统,也是现代有轨列车的一种全新技术形式。其无需建设真实轨道,因而具备建设周期短、基础设施投资小、调配灵活的特点,是可兼顾运能与成本的新型中运量轨道交通系统解决方案。
此次亮相的全球首列虚拟轨道列车,是该ART系统的运载工具——一种创新型现代城市低地板电车。列车为3节编组,长31.64米,宽2.65米,高3.4米,最大载客人数307人,最高运行速度70公里/时。与现代有轨电车相比,该车采用了胶轮承载,取代传统钢轮钢轨,无需铺设专有轨道。冯江华介绍,通过公司自主研发的轨迹跟随控制技术智能导向,同时依靠特定信号控制技术对列车在虚拟轨道的行进进行约束,列车的安全性能进一步提高。
别看列车体形大,却十分灵活。整列车转弯半径与普通公交车相当,且比公交车的通道宽度更小。据了解,该列车最小转弯半径为15米。当列车在转弯半径15米的弯道上运行时,12米大巴的通道宽度为5.8米,而智能轨道快运列车为3.83米,因此可在大多数城市道路上通行。同时,智轨列车采用类似高铁的双车头设计,省去调头麻烦。
列车采用高铁柔性编组模式,可根据客流变化调节运力,可调整为5节编组等,能有效解决普通公交车载客量小的缺陷。
该列车还极为“经济”。冯江华算了笔账。目前,我国地铁造价约4亿元—7亿元/公里,现代有轨电车线路造价约1.5亿元—2亿元/公里。该智轨列车在与现代有轨电车运力相同的情况下,只需简单的道路改造就能投入使用,整体线路投资约为现代有轨电车的1/5。智能轨道快运列车使用寿命可达25年,是新能源公交车寿命的3—4倍。同时,一条运行线的建设周期仅需一年。“与现代有轨电车相比,建设一条10公里线路,智轨列车至少可节省10亿元以上。它就是为整治‘城市病’量身定做的解决方案。”
同日,株洲市政府宣布,将为该款智轨列车量身定做全国首条智能轨道快运系统示范线路。据规划,该示范线有望在明年投入商业运营。
- 官方微信
- 在云里视点
- 中国成最大游戏市场:全球最赚钱10款手游中国占9席
- 小程序O2O野心开足马力:正在灰度内测阶段
- 腾讯OMG调整进行时:或打破频道界限 内容与运营分开
- 三星在中国遇逆风:将重点投资印度,这是真的吗?
- 48小时排行
- 全球还有三分之一人口没用手机 低收入群体潜力可开发吗?
- 利用人造光合作用制造出氢气:未来可作为燃料使用
- 土豪金单车与P2P平台关系密切 近3亿押金监管待解
- 中国首列虚拟轨道列车亮相:车长31米 载客307人
- 难产的个人征信牌照背后:小玩家怎么办?
- 揭秘:新研究或颠覆我们对人类脑区划分方式理解
- 共享雨伞在上海闹笑话了 消失的共享雨伞被谁拿走了?
- 普通人坐神舟5号能活着回来吗?看专业人士怎么回答你的
- “过度共享”下的市场,充电宝还值得投吗?
- 知识付费平台争食蛋糕 行业尚未进入下半场
- 共享经济领域连曝“专利战” 争夺战背后是什么?
- 共享雨伞这种伪需求被创业者玩坏,共享精神算是废了吗?
- 市场份额不能代表技术优势,大疆离成为巨头尚远
- 国产手机会和联发科一起倒在转型中高端的路上吗?
- 付费阅读是趋势?可属于它的春天还远没到呢
- 王功权:创业就像生二胎 投资坚决不做了
- 传乐视拖欠美国员工工资 发言人:目前已发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