活跃在地铁站的共享单车 让70%的黑摩的司机失业了
街头五颜六色的单车已越来越屡见不鲜,要问谁最爱骑共享单车?共享单车又如何改变出行方式?在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和摩拜单车这两日共同发布《2017年共享单车与城市发展白皮书》(下称《白皮书》)中,可以给出我们一个准确的答案。
70%的黑摩的司机失业
《白皮书》指出,共享单车在进入城市不到一年时间里,已经成为我国继小汽车、公交、地铁之外的第四大出行方式,自行车在城市交通中的占比翻番至11.6%,实现了“自行车王国”的人性化复兴。
有意思的是,白皮书指明,共享单车最先颠覆了黑摩的行业。数据显示,共享单车让市民使用小汽车出行的次数减少了55%,黑摩的出行次数减少了53%。
以北京某地铁站为例,之前周边有200多辆黑摩的,一个司机每天成交40单以上,司机单日收入高达200元以上。而共享单车出现后,黑摩的数量减少到五六十辆,一个司机每天只有十多单业务,70%的司机被迫转业。
黑摩的行业被颠覆的背后,则是约1/5的共享单车用户骑行目的是为了地铁公交接驳,并且70后、80后、90后用户累计占比超70%。
共享单车活跃在公交、地铁站点周边
而2017年1月25日,国家发改委指出“共享自行车为城市交通中短距离出行、解决“最后一公里”提供了有力支撑。”因为“最后一公里”的特性,共享单车往往与公交车、地铁这两种公共交通方式关系密切,公交站自然成为各色共享单车的集中点。《白皮书》显示,北京约81%的共享单车活跃在公交站点周边,44%的共享单车活跃在地铁站点周边,在上海,共享单车和公交、地铁绑定的比例更高。
退休大爷们骑得最快
目前来说,“潮人小青年”无疑是共享单车的主力用户群。据《白皮书》统计,70后、80后、90后用户占比超过70%,且男性用户的骑行次数高于女性。
但是谁骑得最快?《白皮书》中的大数据发现退休大爷们不仅骑得最快,而且骑得最远。
私家车出行减少约3.2%
此外,《白皮书》对比共享单车出现前后的交通结构,结果显示:共享单车的诞生使自行车的出行使用率翻了一番。在城市中,共享单车成为继公共交通(公交车、地铁)和私家车之外的良好选择。共享单车的使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私家车的依赖,私家车出行占比在共享单车出现后减少约3.2%。
自2015年共享单车兴起,经过约一年半的发展,全国人民究竟用共享单车上骑了多远?《白皮书》显示,全国共享单车骑行总距离已经超过25亿公里,这大约是从地球往返月球3300次的距离,骑行方式相对替代部分私家车出行,由此带来的“绿色效应”也较为可观。
不同城市的“骑行气质”
有趣的是,根据骑行特征,《白皮书》还归纳出国内不同城市的“骑行气质”,那就是——北京起得早,深圳睡得晚,广州全天候,成都很巴适。
同时,受制于城市建设和自然地貌,不同城市的平均骑行指标也不一样。比如济南和长沙两座城市在平均骑行速度上形成明显对比,海口和上海则在骑行距离上形成显著差异。
- 官方微信
- 在云里视点
- 这家公司准备舍命狂奔 创始人要在三个月花光一个亿
- 优质内容匮乏 盈利模式贫乏:短视频为何叫好不叫座
- Android应用收入增长迅速 今年或首超iOS
- 涉黄App骗局一年收入7亿 可支付宝、微信支付
- 48小时排行
- 百度为何买下“李叫兽”并且让他当上副总裁,这是一项KOL交易吗?
- 网易和腾讯路径不同,中小游戏企业未来何去何从?
- 李叫兽就任百度副总裁,他能抵挡得住百度的严峻形势吗?
- YouTube网红视频可能不再风光:为何观看量大幅度降低?
- 科技这么发达,互联网这么高效,为什么没能阻止恐怖袭击?
- 微信公众号阅读数异常,微信团队如何做出回复?
- 2016年BAT在企业服务领域的布局动作及相关行业分析
- 互联网运营入门,如何从0到1搭建数据分析知识体系
- 腾讯《社交网络与赋能研究报告》:94%青年人不带手机不舒服
- 国内B2B网站6种主要模式分析
- 日本大阪经济战略:老龄化用工荒之下迎来机器代替潮流
- 电子展沦为车展,自动驾驶技术占领CES2017